大班育儿难题学习孩子不是在抢玩具就是被抢
2024年08月14日 宏泰资讯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孩子们经常会为了一个玩具而争抢,那时候是年龄小的年龄抢大的,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是年龄大的抢年龄小的。但是不管谁是被抢的人都会觉得委屈并且严重的还会哭闹。
对于孩子们争抢玩具,家长们常常抱有两种极端的态度:
一是让孩子被抢了玩具就要主动去抢回来。
类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被抢玩具是一个很懦弱甚至丢脸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家长们常常会教导他们在外面不要隐忍,受了委屈就要用相同的力气去归还给他人。
二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抢了年龄较小的小朋友的玩具会觉得让家长们丢脸。
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不懂得谦让,比如在家庭聚会当中,如果哥哥抢了弟弟的玩具,家里的长辈通常都会让哥哥把玩具让给弟弟,甚至会责骂任性和撒娇的哥哥。
有些家长还会在外出带孩子玩耍的时候,当孩子们争执起来的时候不是扮演"劝架"的角色,而是加入打架的局面,扮演者"助抢者"的角色。
家长们是否反思过,当孩子在争抢玩具的时候,家长们是否扮演好"示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呢?首先,家长们就要了解孩子们"抢玩具"的行为,并有一个正确是认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对于孩子抢玩具的正确认识
"抢"不等于霸道自私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们抢玩具不完全等于霸道自私。
这是要分年龄阶段的,当孩子处于1~4岁的时候,孩子们通常争抢玩具是处于一种手眼协调并且探索物体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意识到抢别人的玩具是不正确的
因此家长不能盲目的说孩子们是霸道自私,当孩子两岁左右,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会进入物权敏感期,即认为所有东西都应该属于自己的。
但是孩子们不懂得区分物权的归属,简单的说就是认为他眼前的东西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不管是别人抱着的。但是如果孩子们想要,他也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应该拿回来。
虽然在家长看来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不谦让的行为,就是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觉得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
"被抢"不等于胆小,懦弱
那么关于"被抢"的孩子,他们也不是说就胆小懦弱。有的家长可能会骂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他们太胆小,不敢将自己的东西抢回来。
但是家长们要知道,这可能和孩子们的性格有关,还是你比较温和的性格,他们通常不愿意起过多的冲突,比较谦让。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性格,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不是让孩子们去抢东西回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应该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如何判断自己的物权归属,对于重要的东西不能忍让,但是如果是公共的东西,则可以互相谦让,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区别。
比起正确认识孩子们抢玩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如何积极的引导孩子们。
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被抢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对物权归属感不强,而且抢玩具的孩子们可能是恰恰相反,他们对于归属感有个错误的判断,甚至过于强烈。家长要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帮他们建立正确的物权意识。
如何改善孩子"抢"与"被抢"的现象?建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是关键
什么是"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就是让宝宝们明白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属于他人的;什么东西是大家可以一起用的。
自己的东西:我有绝对的掌控权,可以选择与小伙伴一起玩,也可以不给他们玩。
别人的东西:同样,别人也有捍卫ta的物品的权利。
大家的东西:公共场所的东西属于大家的,我不能独占。
这是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们所建立的物权意识,也是孩子们在玩玩具时起冲突的判断依据,帮助孩子们自我解决事情矛盾的原则依据。
比如在家里玩游戏的时候,家长也可以教育孩子们学会分享,但是如果这个东西是属于孩子自己的还是不愿意分享,家长也不可以强求,当孩子知道别人抢他的玩具,他应该要抢回来的时候家长也不应该过多的阻止。
当孩子们在公共场合玩着公共用品的时候,家长们要教会孩子们学会先来后到的原则,以及轮流玩的规矩。教会孩子学会和小伙伴们用商量的办法自己确定玩游戏的先后顺序。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物权意识
关注并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们发生争抢的时候,家长第一时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感受。
如果孩子们被抢的玩具气得哇哇大哭,妈妈不能说没关系,或者你胆子怎么这么小,更不能过多的让孩子一味的去把玩具抢回来,而是允许孩子,教孩子如何"抢回来"。要让孩子在收了委屈后第一时间获得的是家长们的安慰和正确的支持而非责骂。
同时家长还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有可以完成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并且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的时候可以给予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机会。
明确告诉孩子"抢"玩具是不对的
首先家长们要知道,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是不知道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孩子发生抢玩具的行为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他的不恰当行为,比如,孩子为了 抢别人的玩具而打人,那么家长在将孩子们分开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抢属于别人的玩具"、"打人"都是不对的。
这样,经过强化后,孩子们在日后再次遇到争抢玩具的情况就会下意识的自我控制,甚至到了中班的时候孩子们的道德感增强,还会制止其他小伙伴这种争抢别人玩具的错误行为。
引导孩子学会比"抢"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明确给孩子"争抢"是不对的行为后,家长还要教会孩子比"抢"更好的解决方法。孩子之所以抢玩具,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孩子喜爱他人手中的玩具,但是家长如果告诉孩子,"抢"不一定能获得玩具而"说"或者"交换"更可能获得玩具的话,孩子更愿意听取和接纳父母分意见。
更机智一点的妈妈可以帮助孩子设计场景,促成他们一起玩这个玩具,比如利用这个玩具玩个过家家等等。
如果孩子坚持"抢",千万不能纵容
大班或者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坚持"抢"玩具,那么家长一定要做到不能纵容孩子!当家长给孩子讲明道理之后孩子如果还是坚持抢他人的玩具,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暂停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在"反思角"里自我冷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