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养宝宝电影以家人之名四个有妈的孩子
2025年01月06日 宏泰资讯
最近热播的《以家人之名》的前几集就收获了我几滴眼泪,剧中这三个有妈的孩子,倒不如没妈的孩子来得幸福,内心充满爱。而现实中,这四类妈妈,比比皆是。
第一类:把孩子当成赚钱的机器。
从“六岁童模不配合拍照被妈妈狂踢”到“3岁女孩被亲生妈妈喂成70斤做吃播赚大钱”,越来越多的妈妈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他们利欲熏心,不惜把孩子的童年时光浪费在养家糊口上。
更早之前某童星为了赚钱给爸爸挥霍,不断地拍戏赚钱,错过了读书的最佳年纪。这类父母都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培养,而是把孩子当做一棵能生钱的发财树,尽可能地压榨,直至殆尽,至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他们从未考虑过。
剧中的唐灿有着当演员的梦想,却被妈妈硬逼着不上课,到处拍广告赚钱,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应该学好文化课,考上电影学院,才能好好地学做演员,实现梦想,而不是这样毫无章法的“野路子”,但妈妈却再三保证,“这条路是最好的”。
实际上呢?妈妈只是想要赚快钱,想要赶紧过上好生活。大多数的父母都想着要如何让孩子过上更优渥的生活,而少部分父母却想着如何让孩子给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
反观一些颇有远见的父母,比如某美美同学,因为模仿老师惟妙惟肖而走红,大家都说他是模仿的一把好手,可他妈妈却冷静对待,要求孩子先完成学业,之后再考虑做演员这件事。
不被一时利益赔上孩子一生前途,是为人父母的基本准则。
第二类:把孩子逼成大人模样。
孩子之所以有大人模样,正是因为家中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没有能够扮演大人角色的人,只好让自己变得强大,变成大人模样。
剧中的凌霄就是那被逼成大人模样的孩子,妈妈不照顾孩子,把两个孩子反锁在家中,自己跑去打麻将。这已经是常态,却从未想过那时的大儿子也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如何能很好地照顾比自己小三岁的妹妹呢?
当妹妹出事之后,妈妈没有从自身过错出发,而是把责任推给忙于工作的丈夫、直接害死妹妹的大儿子。在家经常疑神疑鬼,一言不合就和丈夫吵架,还动手责骂儿子,甚至暴戾地指责大儿子是害死妹妹的凶手。
没有人考虑过那个疼爱妹妹,却不小心把妹妹噎死的哥哥,没有人想过这六岁的男孩遇到这件事心理会有什么阴影,没有人想过要去安慰他、开导他。
家中只有以工作忙为由逃避家庭的爸爸,以自责、放不下过去为由对自己肆意打骂的妈妈。
他假装很懂事,下午一点家里没饭吃,自己煮了方便面,还说“自己喜欢吃”;他假装什么都不懂,默默地在父母吵架打架之后收拾满地的碎碗。他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对妈妈言听计从,妈妈就会多爱自己一些;只要自己在家里乖乖懂事,妈妈就会忘记不愉快一些。
可他忘了,他也还只是一个孩子。
不愉快的妈妈,如何养出快乐的孩子?不懂得付出和自我反省的妈妈,如何能养出该天真活泼的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绪的妈妈,如何能养出正确表达自我感情的孩子?
这些伤害都是致命的,足够伤害孩子一辈子。
第三类:打着“为你好”的名义绑架孩子。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次次考试都在班级前三,乖巧懂事,什么都听妈妈的。你是不是开心得要放炮?
可齐明月的妈妈,却是典型的控制型妈妈,而控制的原因就是“妈妈这是为你好”。大到孩子该报什么课程,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小到孩子该选什么颜色的衣服,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位妈妈无一不干涉在列。
她很少表扬孩子,总是忍不住否定孩子的想法,当孩子说了自己喜欢的衣服颜色,妈妈说这个颜色不好,那个颜色才好;当妈妈问孩子的想法时,孩子觉得自己说得都不算,干脆说“还行”,又遭来妈妈的一番数落“没主见”。
这类孩子虽然成绩好,但性格不够大方,为人处世总是畏首畏尾,且容易成为和妈妈一样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又或者成为那个隐藏内心想法,处处只想着讨好周围的人的“讨好型”人格。
妈妈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
第四类:只生不养的妈妈。
从前不明白为什么网络上总有许多孩子千里寻母,并不计前嫌地拥抱那个当初把他丢下的妈妈。后来才明白,血缘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哪怕养父养母对自己再好,孩子终究记挂着那个曾供自己十个月房子的亲生妈妈。
贺子秋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很好的养父。但即便遇到对自己如己出的养父,孩子还时常害怕失去,在家中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处处以妹妹为中心。
那一幕幕让人看了多心酸,他也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啊,他和凌霄一样,都处处小心,以为只要自己不断付出和牺牲,就可以换来一位能够容纳自己的妈妈。
我的一朋友也是孤儿,她知道自己的养父养母对自己都很好,表面上她恶狠狠地痛骂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又经常反问:我很想知道我妈当初为什么不要我。
生为人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请别乱生孩子,那不是一个商品,不是你意气用事的赌注,更不是你要挟他人的砝码。那是活生生的生命,将来有思想有血肉的人。
尽管李尖尖五岁时失去妈妈,但她活泼开朗的性格,离不开幸福的妈妈。那个宁可拿自己生命冒险也想要生出孩子的妈妈,母爱天性,一眼可见。
还记得那个在镜头前兴奋地喊着“我考了不及格”的女孩吗?如此乐观开朗的女孩,身后一定有一位幸福指数超高的妈妈。
有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样的妈妈才算是好妈妈?
不是满分,甚至不用良,只要及格就够了。因为只要做到及格,我们不用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我们可以扮演姐姐、朋友的角色,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发疯,但又可以照顾着孩子。
在孩子开心时,坐在他身旁发自内心的鼓掌。
在孩子失落时,坐在他身旁静静等候,开导他。
在孩子犯错时,坚定温柔地望着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
在孩子情绪失控时,坐在他身旁抱着他,告诉他“妈妈在”。
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告诉他“我在,你去。失败了,有妈呢。”
一位好妈妈不是把所有的爱都分给了孩子,而是留下三分爱自己。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的妈妈,才有足够的温暖照亮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