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艾滋病毒检测身体各大系统常见的艾滋症状

2023年08月14日 宏泰资讯

艾滋病毒检测 身体各大系统常见的艾滋症状

一、艾滋病的症状

1、一般性艾滋病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艾滋病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艾滋病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艾滋病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7、眼部: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和视力进行性下降。常见弓形体和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二、艾滋病病患者该如何诊断

无症状的潜伏期

从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

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

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

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

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

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

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

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complex,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

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30%左右。

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

HIV感染分类及AIDS诊断标准

分类A:凡是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即可归入A类:

1、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2、持续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3、有急性(初期)HIV感染的疾病或病史者;

分类B:有下列11种情况之一者,归入B类1。杆菌引起的血管瘤病;

2、口咽部的念珠菌病(鹅口疮);

3、持续、经常或治疗反应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4、宫颈发育异常(轻度/严重)/宫颈原位癌;

5、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症状,如发热(38。5℃)或腹泻。

6、口腔有毛状粘膜白斑病;

7、包括至少二次明显的突发或一处以上皮区的带状疱疹;

8、特发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李司忒菌病;

10、盆腔炎症状性疾病,特别是并发输卵管、卵巢脓肿;

11、周围神经病。

分类C:包括25种艾滋病指征疾病,凡有其中之一者,不论CD+4T淋巴细胞数高低,即可诊断为艾滋病1。支气管、气管或肺的念珠菌病;

1、食道念珠菌病;

2、侵袭性宫颈癌;

3、弥漫性或肺外的球孢子菌病;

4、肺外的隐球菌病;

5、引起慢性肠炎(病程>1个月),的隐孢子虫病;

6、除肝、脾、淋巴结外的巨细胞病毒性疾病;

7、导致失明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8、HIV相关性脑病;

9、单纯疱疹引起的慢性溃疡(病程>;1个月),或支气管、肺炎和食管炎;

10、弥漫性或肺外的组织胞浆菌病;

11、等孢子虫病引起的慢性肠炎(病程>1个月);

12、卡波济肉瘤;

13、伯基特淋巴瘤;

14、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15、脑的原发淋巴瘤;

16、弥漫性或肺外鸟型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症或堪萨斯分支杆菌;

17、任何部位(肺部或肺外的)结核分支杆菌;

18、弥漫性或肺外其他种别或未鉴定种别的分支杆菌;

三、得了艾滋病能活多久

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

一般人在感染艾滋病之后,并不会马上出现各种情况,更谈不上死亡了。这是因为艾滋病毒有一个潜伏期。

在潜伏期之内,人体是不会出现什么症状的,潜伏期因人而异。

有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生状况,而有些人两三年就出现比较严重的状况了,死亡真的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运气好一辈子都没事

据数据统计,一般来说艾滋病的潜伏期是18年左右。

当然也不乏特例,有些人一辈子结束,都没有出现艾滋病的症状。

对于这种现代医学还无法解决的难题,医学界也难以得出结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人体内一定有某种物质,延缓了艾滋病毒的发作。

可用药物控制

目前医学界虽然还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但是已经研制出可以控制艾滋病毒发病的药物。

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艾滋病人的生命,所以如果不幸得了艾滋病,并不是马上就会死亡。

如果控制得当,是可以继续你的生命直到很久。

感染上HIV,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性期,又称为“窗口期”,其症状在2~3周时间里自然消失。

接着进入第二阶段,此期被称为“无症状期”,这个时期最长,占整个病程的80%左右,此期的病人称为“HIV携带者”。

表面上看来还很健康,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体内的免疫系统与HIV正在作斗争。

在正常人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800~1000个免疫细胞。

而感染者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的免疫细胞则以每年50~70个的速度逐渐下降。

当免疫细胞减少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只有200个左右时,下降速度就会加快。

HIV每天摧毁大量的免疫细胞,而骨髓则通过加速生成新的免疫细胞来加以补偿。

但是,新的免疫细胞的补偿速度总是赶不上免疫细胞损失的速度,这是AIDS发展过程的规律。

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进入了感染的最后阶段,称为“症状期”。

此时病人称为“AIDS病人”,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性病症,此期已无法控制病情的进展,多数人在半年至一年半内死亡。

其具体情况,以病人体格的健壮与衰弱有着直接关系;身体健壮者病程进展慢,存活时间长,反之则短。

另外,病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个人感染了HIV之后,可能会失落、恐惧、抑郁、焦虑、不安、愤怒、否认等心理,这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病人应当持乐观情绪,进取精神,积极从事公益事业或集体活动,让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到最高点;

感染者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再次感染HIV,避免接触其它一些可能促进疾病发展的诱因。

如吸烟、喝酒等;调理饮食,加强营养,不要乱吃非法药物,注意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诊治,增强体质,延缓病情发展。

再者,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长短又与感染途径有着密切关系,例如:

1、血液传播

人体若输入被HIV感染的血液,其感染几率为100%,病人多在4—5年发病,6—18个月死亡。

作者曾遇到过一例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输了被HIV感染的血液900亳升。她半年后发病,一年内死亡。

因用被HIV感染的医疗器械(以注射器为多)而传播者,其感染几率为90%,无症状期可较输血感染者为稍长。

2、母婴传播

患有AIDS病的母亲(包括HIV携带者)可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传给胎儿、婴儿的几率,一般为50%。

这些染有AIDS的病儿,多数在5岁发病,存活到10岁者极为罕见。

3、性传播

性传播的方式有多种。有文献报道,一方为AIDS病人或HIV携带者,在性生活中传播,按一次性生活计算,男人传男人(同性恋),其感染几率为1/10~1/1500;

女人传男人为/700~1/3000;男人传女人为1/200~1/2000;女人传女人为1/10000左右。

因传染的几率不同,HIV进入体内数量的各异,即便发生了感染,其存活期一般在10年左右。

西方报道

性传播的AIDS病人,生存期为11~13年。

我国曾报道

AIDS病人,第1年死亡率为50%,第2年为70%,第3年为85%,第5年为100%。

四、我们该怎样预防艾滋病

①传染源的管理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②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③保护易感人群

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程序,避免职业暴露。出现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尽量不要包扎。然后立即请感染科专业医生进行危险度评估,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需用药,应尽可能在发生职业暴露后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还需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咨询与监测。

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并发症最好的预防就是及时抗HIV治疗。①CD4+T淋巴细胞<200/mm3的患者,应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日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至CD4+T淋巴细胞升至200/mm3以上3-6个月。②弓形体脑病: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肉类,避免接触猫及其排泄物。弓形虫抗体IgG阳性、CD4+T淋巴细胞低于100/mm3者可口服复方新诺明预防,至CD4+T淋巴细胞升至200/mm3以上3个月。接触开放性结核的患者异烟肼预防。

饮食及生活注意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

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去美国留学都需要什么材料

美国本科申请时间

在美国读研究生

美国哪些院校的博士容易申请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