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

小宝宝要种花吗怎么养只种花不拔草是养育孩

2025年01月06日 宏泰资讯

#教育听我说#

六岁的博比坐在桌子前面用蜡笔涂色,妈妈在旁边安排一周的食谱。

博比开始用一只脚踢地板。“别踢了,博比!"妈妈生气地说。博比耸耸肩,停了下来。

没一会儿,博比开始用两只脚踢起来。“博比,我说了,不要再制造噪声!"妈妈又呵斥博比。

他安静了一会儿。但没两分钟,他又开始踢地板。妈妈一下子把笔拌到桌子上,打了博比一巴掌,大声吼道:“我说不要再賜了你为什么总干让我生气的事呢?你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坐着呢?”

出自《孩子:挑战》一书的这个例子,简直就是我们日常育儿生活中的真实再现。

博比为什么不停踢地板,反复激怒自己的妈妈?就像我们很烦恼,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在餐桌上嬉皮笑脸地玩耍。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做作业,在书桌前,磨磨蹭蹭,东搞搞,西扯扯。

面对孩子不能满足于我们自身期待的行为,我们就像博比的妈妈一样,一开始便只有下意识地提醒,警告,吼叫,甚至巴掌。

而妈妈应对孩子不符合自己期待行为的反应,显然无法促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反倒强化了孩子内心想要得到妈妈完全关注的内在需求。

于是,博比的行为会不断重复,愈演愈烈,因为他想通过得到妈妈的过分关注来获得归属感。

德雷克斯说,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就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所以,当孩子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一味地责备孩子,并不能得到我们期待的促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正向改变的结果。

孩子天然对归属感有强烈的需求。

在《心若菩提》一书中,

小学五年级后的德旺,夏天的正午常跳进浅水沟里洗澡。下午上课时,常趴在桌面上睡着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后,生气的老师把德旺拎到教导主任面前。

教导主任不问原因,只依据德旺中午不午休,天天跑到小沟里玩水,就在放学后,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批评他。

结果,德旺很生气,在教导主任上厕所时,把尿尿到了教导主任的头上。

如果光从德旺的这些行为来看,德旺真的称不上是一个好孩子,甚至可以算是一个贪玩又懒惰的坏孩子。

但事实的真相,真的是是这样的吗?

德旺为什么常下午上课时,趴在桌面上睡着了?实际上是因为,他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到附近的山野去捡树枝扒树叶或者茅草,用来供母亲中午烧饭菜时用。

接着,德旺上了一上午的课。放学,吃过午饭,又去捡树枝树叶,供母亲晚上烧饭菜用。

这样的德旺,自然很容易在下午上课的时候,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所以,当教导主任气急败坏地找到德旺家的时候,德旺的母亲连连哈腰:“对不起!对不起!孩子做了对不起您的事,是我当妈的错,对不起。不过,孩子不午休跑水沟里,可能不是玩水。我家穷,孩子要捡树叶当柴烧,可能是天气热觉得身上脏不好上课才跑到沟里洗澡的。对不起啊,老师!”

德旺的母亲,作为一个充分了解孩子的妈妈,当教导主任找上门来的时候,依然能够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替孩子说话。这就像在孩子的心灵上,种上一朵美丽的小花花。

所以,下一次,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时,请不要想着用批评孩子的方式,来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像拔草一样拔掉。

而是请在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多理解孩子,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孩子的闪光点,告诉他自己,给他的心灵多种上美丽的小花花。

只要我们坚持,对孩子做到只种花不拔草,花一定会越来越多,草也就无处长了。

因为专注之处,必有所增强。当我们在关注并回馈孩子正向的积极的方面,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

化纤与纺织技术投稿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费

区域治理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