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宝宝的坏处散养孩子真的只有坏处吗
2025年01月06日 宏泰资讯
要不要散养孩子?相信这个话题,在今天备受家长朋友们的关注。
但是,如果将这个话题放在过去20年或者过去30年,也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大家一定会觉得——
嗯?一堆孩子,不散养怎么办?所以散养很正常。
可是在现在,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当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
正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和目标,作为父母的我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就会显得更加重视,那么,散养到底可不可取呢?
精细养育,会产生哪些弊端?
特别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计划生育后,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种情况之下,作为父母来说,我们会把期待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未来甚至牵连着整个家族发展的未来……
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我们都更有时间和精力来精细养育孩子。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们都会被精细的养育——
无论是生理上,从吃喝拉撒睡这样的日常生活上面,还是从学习上,各种特长的发展,都被每一个家庭所重视,而且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辅助到孩子的成长和生活。
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发现,精细养育的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
饮食过于精细:有可能导致孩子的语言发展出现迟缓,因为孩子口腔的肌肉出现了问题
日常生活照顾过于精细: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出去上大学还需要带着妈妈来陪读
散养方式背后的真正育儿逻辑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之后,社会上的很多的专家就会开始呼吁说孩子需要散养:养孩子不能过于精细;
于是,很多家庭就开始放任孩子,任其发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美其名曰“自然成长”。
很快,我们又发现出问题了:现在熊孩子越来越多。
没有规矩的孩子越来越多,没有边界,无视社会规则。
所以说,关于今天这个主题,其实就是在养育孩子背后,规则与自由的平衡点的问题。
什么样的散养最可取?
什么样的散养——才真的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规则”,明白规则是协助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如果没有规则只有自由,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没有自由只有规则,又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试想一下:在错综复杂的马路上,如果政府部分只注重修很多很多的路,可以四通八达去往任何地方。
可是在这些路面上我们不去设置任何的交通规则没有红绿灯,没有斑马线,我们可以任意选择、随停随走。
但是,我们真的能如此随意吗?这个答案是显然都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可能,地上虽有路,但是不允许自己去探索,必须跟着指示行进。
不让我们去探索去选择,虽然最终我们可能还是能够到达目的地,但是这中间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一定会翻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我们甚至到达不了目的地。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既需要自由,更需要规则。
当一个孩子对世界的黑与白一无所知时,我们需要给到孩子规则和边界,协助孩子去建立内在的规则感,认知这个世界,清楚社会的规范。
所以,对于散养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我们要把握三个度:给孩子动作的机会、探索的机会、做选择的机会。
这里需要敲黑板划的重点是:我们需要给孩子“选项”(即规则),这个选项是成人已经设置好的。
如果我们每个家长都能够理解哪些规则、哪些限制是必须给到孩子的,而哪些又是我们必须要给到孩子自由的部分,那么,“散养”这种建立在对孩子成长发展之上的育儿方式,当然才是最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