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小鸡宝宝出生了怎么养好蛋鸡育雏期的饲养要

2025年01月06日 宏泰资讯

蛋鸡养殖成功的基础在育雏,育雏的成败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育雏的关键是防止得病,提高育成率。

1 鸡苗选择

养鸡场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鸡种。引入雏鸡前要考察种鸡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应了解种鸡的日龄及免疫情况。鸡雏必须来自于防疫严格,种鸡质量高、抗体水平高,出雏率高的种鸡场。

选雏时应看体貌、行为、神态,听声音。健康雏鸡个体均匀,绒毛整洁,脐肛完好,肛门清洁,反应灵敏,精神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明亮,叫声清脆,呼吸均匀。

2 饲养环境

2.1 温度 刚出生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1.5 ℃左右,大约3周后能达到和成鸡一样的体温。

育雏初期雏鸡体温调节力弱,及时提高舍温是确保其成活的关键。雏鸡出壳3 d之内可将育雏温度控制在33~35 ℃左右,笼养时每周下降2 ℃,平养时每周降低3 ℃,直至与室温相同。育雏温度应逐渐下降,避免突然降温。

可通过雏鸡状态判断育雏温度是否合适,雏鸡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太高,其在热源附近扎堆说明温度太低。另外,雏鸡的叫声、睡姿、呼吸状态等也可作为判断温度是否合适的依据。

2.2 湿度 育雏环境干燥会导致雏鸡体内水分过分流失,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活力不足、发育不良。

雏鸡从入舍至7 日龄既要防干燥又要防湿,这段时期最适宜的育雏湿度为50%~70%左右。一般平养开放式鸡舍使用保温伞育雏时,湿度不会明显不足,而使用暖气作热源或封闭式鸡舍进行平养或笼养时,舍内空气容易干燥。如湿度降到40%以下,应在通道上洒水保持湿度。

入舍后7~10 d,雏鸡饮水增加,排泄的粪便也增多,所以不会太干燥,这时要注意防潮。

2.3 光照 雏鸡入舍后2 d 内昼夜可用60~100 w 灯泡照明。光照强度应合适,光照太强易引发斗殴和啄癖,太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激作用。3 日龄至7 日龄鸡用25~45 w 灯泡,每天照明18 h,8~14 日龄鸡照明13 h,15~21 日龄鸡每天减少半小时照明至9.5 h。

2.4 通风 加强通风换气可起到降温、除湿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的发育,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雏鸡7~10 日龄时呼吸量增大,有必要增加通风量。

3 断喙

断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鸡发生啄癖,使鸡发育整齐,并节省饲料,提高成活率。

7~10日龄断喙最好,此时雏鸡个体小,易操作,断喙出血少,应激小。断喙前3 h停料。用断喙器快速切除雏鸡上喙的1∕2 和下喙的1∕3。断喙前后2 d 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VK 减缓应激反应,加速伤口愈合。断喙后立即添足饲料,防止鸡喙啄到食槽底部影响伤口愈合。鸡发病及接种疫苗前后不宜断喙。

4 饲料

雏鸡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差,但生长迅速,第一周末体重可比出壳时增长1倍,因此需要喂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

雏鸡饲料粗蛋白含量应不低于18.5%,钙磷比例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应合符相关标准。

鸡场应选购信誉好、规模大的饲料企业生产的雏鸡全价配合饲料,避免原料质量不合格、配方不合理造成雏鸡摄入营养不全面。饲喂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喂料量根据雏鸡实际吃食情况掌握,同时供给其清洁饮水。

5 免疫

抓好免疫、消毒工作是育雏成功的保证。首先应根据供雏种鸡场的防疫情况和本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制订免疫程序时要注意进行抗体检查。

刚出壳的鸡雏一般都有一定水平的新城疫和传支抗体,因此在3日龄前的第一次接种时,要滴鼻或点眼接种新城疫和传支混全活毒疫苗。应注意预防传支的早期感染,早期感染可导致母鸡输卵管发育迟缓或萎缩,造成后期产蛋减少或不产蛋。

花卉编辑部

时代报告编辑部

交通科技与管理杂志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