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怎么养能生出好带的宝宝如何养出一个好
2025年01月06日 宏泰资讯
文/和雨似@和雨似的阅读感悟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从生下他们开始,直到他们长大,大多数父母一直都在操心,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面面俱到,可以说是招之则来,呼之则去。
但爱孩子不等于过分宠爱甚至是溺爱,这样做未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殊不知父母因为溺爱而导致孩子拥有的不良习惯正在摧毁他们。
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可以这样说,溺爱孩子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和伤害!
一《简爱》中坏表哥约翰就是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的。
他长得又胖又大,一张宽脸盘,肤色灰白,一副病容。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目光呆滞无神,两颊松垂。他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小简爱。也不怎么爱他的母亲和姐妹。
虽然只是个14岁的孩子,虽说那个时代是男权至上,还不至于搞得流里流气,归根到底,还是他的母亲里德太太的溺爱。
比如说,他本来早该住进学校去了,可是里德太太却把他接回家来住一两个月,说是"由于身体不好"。连老师都吐槽不要送糕点糖果啥的去学校。
还有他虐待小简爱,里德太太不但不阻止,还支持。
小简爱被他吓得手足无措,无处哭诉,仆人就更不敢得罪他。
14岁可以说是一个人构建三观的最好时期,引导得当,再跟他们讲下道理,往往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但里德太太未加管束,任其胡作非为。可想而知这样做的后果必定很严重。
二溺爱孩子有什么后果?
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忽视别人的需求,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孩子没有分享的欲望,像个皇帝一样,认为这个家的所有东西都是他的,习惯在家为所欲为。
所以说,约翰老是写信找里德太太要钱,认为给他钱是理所应当。他只知道接受而不懂得付出。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想得到什么就会有什么,可以说他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就会觉得所有东西唾手可得,也就不需要学习,更不需要那些正确的价值观,认为只要自己满足就可以了,他们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
所以,长大成人之后,就没什么能力,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约翰最后成了赌棍,陷进去了,出不来,以至于名誉扫地。虽然他得到了一份家里的财产,但是挥霍光了,之后因为接受不了自己没钱就自杀了,里德太太还因此中风。
无独有偶,电视剧《都挺好》中被溺爱成妈宝的二哥,也是在用尽全力啃着老,反观那个从小被漠视的小妹,却被迫成为了一个强者。
表面上看来,父母对孩子真的付出很多,实则是父母心甘情愿为奴的在教养孩子,这种过度地无限满足的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对于未来的选择权。
三但孩子成长路上确实少不了爱,这种爱当然不是溺爱,它需要父母不断地去摸索,去学习,把握好尺度,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又有安全感。主要做法如下:
1. 不要什么时候都围着孩子转,也不要做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要让孩子从小培养自理能力。父母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把焦点对准孩子。
所以父母,早早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了也不至于连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有。
2.要学会对孩子说"不"。给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当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要硬起心肠说不。如果因为担心孩子一直哭闹个不停而一次次地妥协,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了父母的软肋,当你以后再去教育孩子时就会很困难。在一开始就坚定态度,或许就能够避免孩子一直耍无赖。
3.可以适当对孩子放手。孩子终归会长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就要学着放手,让孩子学着去独立自主。毕竟父母总比孩子老得快。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知道孩子做错了,也不去制止,会让孩子心里形成错误的想法,导致价值观混乱。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还是错,长此以往,很难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溺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结语
育儿更要育己。现在都在讲科学育儿,父母可以不断自我成长,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教养下一代。
所以,在任何一个时期,我们都可以关注怎么去教养孩子,怎么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提早做好准备,总好过到时候的措手不及。
同时,从孩子身上也反射出来了父母身上的不足,通过这些不足之处,学会完善自己,并且努力自省让彼此都变得更好。
@和雨似的阅读感悟
阅读,思考,感悟。分享有温度的书,更关注自我成长,偶尔也会上天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