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简单的教育儿童歌曲黎族民间歌谣适合孩童特

2024年08月14日 宏泰资讯

儿歌也称童谣,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儿歌大部分是成年人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欣赏趣味和发音习惯编出来,然后教给儿童唱的。这些儿歌往往体现了成年人的经验与观念,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

黎族的儿歌一般都不加修饰词,直言其意,简单明了,情感自然流露。

黎族儿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基本上可分为摇篮曲、游戏儿歌、教诲儿歌三大类。

摇篮曲

摇篮曲是成年人,主要是母亲、祖母、外婆等长辈哼唱给婴儿听的歌。这些歌谣充满着母爱,情感深厚、温柔,旋律舒缓柔和,音调和谐优美,具有显著地安抚、催眠效果。虽然婴儿还听不懂歌曲的意思,但朦胧之中受到其中蕴涵的情感和旋律的熏陶。如:

别闹呀乖乖,别闹呀好好;

仔呀可莫病,你爹又不在。

多多吃点饭,快快长起来;

大了帮爹忙,别闹呀乖乖。

(《别闹呀乖乖》)

游戏歌

这是从儿童喜欢活动,喜欢游戏的特点出发,为配合儿童活动,增加他们的乐趣而创作的儿歌。如《猜脚游戏歌》:

小小脚班,①

饲牛侬栅, ②

侬栅栅长,③

七粘海棠。

海棠玩水,

默默尼姑,

尼姑寂寞,

白白蚁子叮蚁国。④

蚁国排空,⑤

加酸灯笼, ⑥

打拨灯芯,

曲你投人。

黎族儿童喜爱三五成群结伴嬉戏,戏前,他们平列排坐于一处,双脚直伸,双手放在膝盖上。戏时,从排头至排尾按顺序接念一句儿歌,每人只准开口念两个字,念至最末者为败。败者要双手双脚的俯伏地上爬行为“牛”,获胜者都一齐冲上前去斗“牛”,斗者若被“牛”脚踢中了,得替换前者为“牛”。这首儿歌就是游戏时所唱。

教诲歌

这是黎族儿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教诲儿歌偏重于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包括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和想象,确立他们的是非观念和思想道德标准,培养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习惯。比之于游戏儿歌,黎族教诲歌的内容更广,数量也更多,其中有知识教育的,也有思想道德教育的。

知识教育方面,包括生活知识、自然知识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如《蛤子无毛抵得寒》是对青蛙和田螺这两种水中小动物的描述:

蛤子叫叫在田畦,有母生来没母引,

田螺没脚会讨吃,蛤子无毛抵得寒。

“蛤子”即小青蛙,儿歌讲的是青蛙自小没有母亲陪伴,却顽强地生活成长,身上虽然没有毛发保暖,冬天依然抵得住寒冷;田螺没有脚,却可以四处游走觅食。

关于山上动物的儿歌也很多,有《斑鸠歌》《狗熊歌》《抓蝉歌》《萤火虫》《赶鸟》等。这类儿歌都是以直白明了的语言,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表达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歌唱中增长了知识。

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往往是密不可分的,黎族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劳动观念教育,从小就通过儿歌的形式给孩子灌输热爱劳动的传统思想,这在许多儿歌中都有体现。如下面这首《牧童谣》就形象生动地了描画出一幅充满情趣的山野牧牛图,在描述黎族孩子牧牛的自由快乐的同时还教育孩子别让自己的牛去吃人家的秧苗,别让牛闯入人家做了“插星”的领地,以免引起纠纷:

你勿嫌我饲牛仔,

我饲牛仔才好命。

叱牛出坡得坡坐,

叱牛归栏得牛骑。

饲牛妹,

手甲长长捻山花,

勿让牛去吃人秧,

卖花得钱不够赔。

饲牛欠看看,

勿让牛脚踩人“星”,

踩着人“星”人牵去,

双脚跪下捧杯茶。

歌中的“星”即“插星”,“插星”是黎族人的一种“已有归属”的特殊标记。若是有人占用了别人标明的“插星”物件,就会被视为没有道德的行为,会受到人们的斥责与鄙视。这种习俗体现了黎族人民讲诚信、朴实善良的美德,更是一种黎族社会的约束力和世代承袭的习惯法则。所以,《牧童谣》这首儿歌除了赞美劳动的之外,还具有教育孩子要讲道德、守规范的意义。

黎族非常注重社会公德。尊老爱幼是黎族社会的传统,所以对老人十分孝顺和尊敬,很少有遗弃和不赡养老人的事情发生。这种观念从小就必须确立,所以里就有孩子应该懂得孝敬长辈方面的教育。如《长大持弓箭》:

长大持弓箭,入林射山鸡,

射中长长尾,腿大留给妈,

爹爹吃它头,翅膀归公公。

传统思想教育,还包括引导、培养孩子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的情怀,如《我们稻田在哪里》等。

注释:

①班:猜。

②侬栅:小牧童。

③栅长:长大。

④蚁国:特别大的蚂蚁

⑤排空:挖洞。

⑥加酸:鸟名,斑鸠。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众览丛书《黎族文学》节选,作者:王海)

百科论坛杂志

名作欣赏官网

体育风尚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