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养完宝宝的体重变化大生宝宝后喝水都会变
2024年07月15日 宏泰资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徐尤佳 王雪阳
“生完孩子可以去减减肥了!”最近,家里人的这句话总是在杭州人唐女士耳边缠绕。
两个月前,唐女士的宝宝出生,然而她有了新烦恼。
原本苗条的身材越来越走样,刚开始认为是自己产后营养过剩了,及时更改了食谱。
不仅一斤没掉,反而比生产前重了5斤。“真的喝水都会胖!”
更糟糕的是,随着身材的变化,唐女士的心情也变得抑郁起来,家里一有点动静就会让她陷入烦躁状态。家人以为是肥胖带来的副作用,便总是督促她出去外面散散步,运动一下。
可是,她怎么也提不起运动的兴致,再加上照顾宝宝,总觉得身体和精力越来越吃不消。
她都怀疑自己得了产后抑郁症。
唐女士到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肥胖门诊就诊。
结果一检查,唐女士并非其他毛病,而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后,病情已好转,身材也越来越苗条了。
(图片来源于CFP)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喉结两侧,形似蝴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它一方面可以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可以调节体内尤其是糖类和脂肪代谢。
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时,机体对糖类和脂肪的消耗会加速,使人消瘦,且精神亢奋;当它分泌不足时,机体对糖和脂肪的消化分解减弱,造成脂肪堆积和组织水肿,从外观上看会“增肥”。
一般来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碘化合物,而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所以,甲状腺疾病患者碘的摄入量需要根据自身疾病治疗的状况进行合理控制。
要注意补碘的关键不在多而在于定期少量,因此科学补碘是一件需要长久努力的“小事”。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碘的参考摄入量:18岁以上成人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孕妇推荐摄入量为230微克/天,哺乳期妇女推荐摄入量240微克/天。
食用加碘盐是目前防治碘缺乏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食用富含碘的食物来科学补碘如紫菜、海带、海鱼、贝类等以及鸡蛋和乳类食品都是含碘元素比较高的食物。
过去人们错误地把甲状腺疾病的病因都认为是碘缺乏所致,导致过量补碘又引发新的病灶,那么究竟哪些甲状腺疾病需补碘?哪些需减少碘的摄入?哪些需忌碘或限碘?哪些需要正常饮食和用药?内分泌科主任金剑虹主任医师说出了“补碘”的关键:
甲亢
在甲亢患者的甲状腺中,对碘的生物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正常人,如果再摄入富碘食物,机能亢进的甲状腺会合成更多的甲状腺素干扰治疗。因此在控制病情时应全面限制碘的摄入,含碘药物也应尽量避免,即使摄入盐也应该是非碘盐,甲亢孕妇也必须严格执行低碘摄入,维持胎儿需求即可。
甲减
临床上导致甲减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被破坏,自身免疫性损伤或手术切除,在治疗上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单纯补碘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起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加重,所以保持正常饮食就好。
甲状腺结节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所以患者根据病情遵医嘱服碘即可,但如果有因甲状腺结节导致的甲亢出现时应限制碘的摄入。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碘过量摄入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如果有术后用放射碘清除病灶的情况,则在治疗前需要低碘饮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长期碘摄入过量会使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增加发病率,特别是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来说,碘过量摄入会导致亚临床甲减。在补碘的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周便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金剑虹主任在此提醒:预防甲状腺疾病,除了维持碘元素水平,均衡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作息外还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最新研究表明超重、肥胖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爆发的重要因素;此外情志过极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同样密切,尤其是焦虑、紧张等情绪更是导火索,因此要善于调控心态,积极摆脱不良的情绪刺激,从生理到心理打造预防甲状腺疾病的防御屏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